第697章 小震惊一下-《大唐农圣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在后世的荆湖地区,每到腊月,百姓家里肯定会制作几样吃食,一种是熬麦芽糖做麻叶子,一种是发面炸饺子,这种饺子,不是北方吃的煮饺子,蒸饺子,是在发好的面里面加入盐,或者糖,或者切碎的蒜苗,擀成面皮之后,切成小片,从中间划开一个口子,将面皮的一头从中间的口子里翻过去,然后放在油锅里炸香脆的翻饺子。

    而通常大家在炸这种翻饺子的时候,还会炸另外一种食物,当地人土话音译叫做‘玉腊片’,也就是后来人们俗称的薯片,有用红薯炸的,有用土豆炸的,方法都一样。

    就是把煮熟的红薯或者土豆去皮,在一张铺有蒸布的门板上,用擀面杖或者刀背,按压抹平,将其晾干了之后,切成小片,放在油锅里炸的香香脆脆的,等其冷却了之后,和翻饺子一样,装进用大米爆出来的爆米花里面,能保证其香脆不改,只要扎好袋子的口,吃到第二年夏季都没问题。

    孙享福小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做这东西,放了寒假,他会专门去各家赶趟,帮忙翻饺子,炸玉腊片,其实就是图吃个新鲜的,直到大学时期,超市开始下乡之后,当地这种自制吃食的活动,才逐渐减少,甚至消失。

    所以,把红薯,土豆这些东西,制作成吃食,难不倒孙享福,就是制作红薯粉,其实跟山南道这边制作米粉的工序差距不大,无外乎清洗,粉碎,过滤,曝晒,打浆糊,漏丝而已,都是这个时期,通过一些木制工具能够做到的。

    没几天,几百亩试种田的红薯,玉米,土豆,花生,番茄等作物全部收获完毕之后,留了一部品相较好的做种,剩余的大部分都装了船,其中,还有不少,被制作好的红薯粉,薯片,玉米面等吃食。

    然之后,整个岭南的队伍就起行了,加上两千余去江陵参加运动大会的运动员,以及被阿月训练出来的三千多去江陵城献歌舞的百姓,文工团员,整个船队共有三百多艘大船,很是庞大。

    此时的西域诸国的代表团队,才刚刚到达山南道境内,李承乾可是把他们消费的够够的了,但是,他们基本没有抱怨,从进入大唐境内以来,长达近八个月的行程,一点也没让他们感到厌烦,因为,看的越多,他们学到的东西也越多,大唐对于城池的规划,百姓的管理,对于他们来说,处处都是学问,尤其是看到那些长满绿色草皮的大堤的时候。

    “天呐,你们大唐,都是靠这样的高坡,来防止水患的吗?”

    船队在江面上走了一个多时辰了,两岸能够看到的景色,都一直是这些高度,坡度一致的绿色大堤,希拉克略等人即便是有些不相信,但是,也猜到了,这些大堤,都是人工筑建的。

    此前那条长达千里的人工运河,已经让他们惊叹不止了,他们从没想过,这个东方的帝国,会因为运输需求,而开挖一条这么长的大河,其中的工程量,他们简直无法想象。

    而现在,看到这些垸堤的时候,他们就更加懵逼了,以工程量来算,它甚至远远的超过了大运河,这可是几百万劳工,好几年时间才弄出来的杰作。

    看着这些土包子们慢了不知道几拍才爆发出来的震惊,李承乾很有点得意,那些翻译官给他们讲解的说辞,他也听在了耳中,解释的太含糊了,李承乾感觉起不到作用,目前,大唐需要向所有人展现自己的强大,这样,之后的统一之战,就会有更多的人望风而降。

    于是,他开口接过话道,“这些垸堤,除了防止水患,分流江水,使水利灌溉更加稳定,水路交通更加发达之外,还是连通各县的道路,通过整体的设计规划,形成网络之后,能够使整个山南道湖区的整体农业效率提升很多,是这里最重要的基础建设,正是因为它的存在,才造就了这里的水稻天下第一的产量。”

    ‘基础建设’这个词,已经不止一次的出现在希拉克略这些人的耳中了,大唐的水泥道路,被他们说成是基础建设,运河也被说成是基础建设,眼前的这些垸堤,也是被说成是基础建设,看来,大唐发展如此迅速的原因,就是因为他们注重基础建设。

    而且,在他们看来,这垸堤还不止有这么点好处,堤坡上每隔数十米就会出现一头的耕牛,就是以这堤坡上的草料为食。

    至于李承乾所说的天下第一,大多已经有一些汉语基础的他们,也听懂了,没有人会怀疑这个称号的真实性,他们只是想见识,见识,所谓的天下第一高产的水稻田,到底是个什么样子。

    于是,希拉克略道,“不知道太子殿下,能不能带我们去看一看这天下第一的田地?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