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79章 航海学院的提议-《大唐农圣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春上从长江往江南走,沿岸的那个风光,分分钟秒杀后世的网红景区,难怪古代诗人好做诗咏春了,搞的孙享福都有些嫌顺江而下的水轮船走的太快了。

    在时不时的观赏美景,吟诗作赋的过程中,船很快就到了杭州湾出海口,不得不说,李泰在文学上的成就,确实比他在政治方面的要强很多,孙享福要不是因为有很多可以传唱千古的好诗可以剽窃,就会在他面前输的一败涂地,历史上的李世民之所以不选他接班,或许就是因为他更适合做一个书呆子吧!

    要出海,就需要换海船了,而且,渭南造船厂已经在前两年,在这里开设了一个造船分厂,专门负责制造海船,与岭南造船厂造船只是为了自用不同,渭南造船厂,几乎要满足国家各个方面的需求,军用的,民用的,商用的,他们都要造,是故,杨顺水的子侄们,还不仅仅是在杭州湾出海口开设了分厂,莱州,登州,明州,泉州都有。

    孙享福来了,船厂自然是要给他提供最好的座船的,从第一艘包钢水轮船生产出来到现在,已经过去了三年多时间,造船的技术又有了较大提升,新船,也又有了一次更新换代,在大船上里里外外看过一遍之后,孙享福觉得,大唐的船,其实就差一个蒸汽机提供比较恒定的动力了,因为,其它各方面,几乎都做到极致了,就连此前他提出来的太阳能技术,也在这艘船上被大量的利用上了。

    南方天气炎热,海上日照又充足,宽阔的甲板上,几个反射着刺眼光芒的大铁锅子上,架着一些炊壶,只要负责照看的人,时不时的调整它的角度,使得这些大锅子的聚光点在炊壶的底部,要不了多久,炊壶的里的水就会被烧开。

    如果,它的作用,只是烧开水的话,那就太小瞧大唐这些研究人员的智慧了,有一些大炊壶的口上,会连上铁管,那些开水沸腾冒出来的高温水蒸气,通过这个铁管,可以到一旁的蒸笼格子的底部,将蒸笼格子里面的包子,馒头,鱼,等易熟的食物蒸熟。

    有这个设计在,船上携带燃料的空间,至少可以节省八成,用来储备更多可供持续航行的物资,因为,只要出太阳,他们都不需要为煮饭烧水浪费燃料,这样,载人,载货的能力,就加强了许多,要知道,煤炭燃料除了占地方,它还死重死重的。

    类似的简单的科学技术,已经大量的应用在了大唐百姓的生活当中,以往的时候,住在渭南的那些高层建筑上的居民,都需要用煤炉子烧水使用,现在却不用了,各家的阳台上,一排排这样的铁锅子,帮他们节省了许多燃煤的消费不说,用水也更加干净,没有那股子煤味了。

    可不要担心大唐的铁产量不足,各个在地方上搞开发的产业做起来之后,大唐的矿物产出,翻了三倍不止,还在不断增加,光是供给现有的三千多万人,铁器基本可以随便造,这也是为什么孙享福敢推动百姓住楼房的原因,长孙无忌在江陵城修建那么多大楼,就从来没见缺过钢筋铁料啥的。

    “杨敏是吧!我记得你是老杨的侄儿,其实,这次我只是随便到岭南走走,你不用亲自送我。”孙享福拍了拍给自己介绍船上情况的那个壮汉的肩膀道。

    他口中的老杨,自然是当年到小河集卖船,被孙享福看中,最后,成了大唐造船行业,跺一跺脚,都要抖三抖的,渭南造船厂董事长兼总工程师杨顺水。

    “要的,要的,海上行船,就没有十成十的安全可言,还是我亲自开船比较放心一些,另外,您如果对船的设计改造有什么意见,我也好及时统计起来,下一轮设计新船的时候,做出调整。”杨敏一笑,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道。

    看他这一身黝黑的皮肤就知道,他可没少在海上跑,杭州湾的船厂专门负责制造海船,各种试验,是免不了的。
    第(1/3)页